1月27日当晚,产三科责任护士接到产房编床电话,告知有一将编床于产三的流行病学史孕妇在产房待产(孕妇老公的姐姐与姐夫于1月20号从湖北黄石坐火车至杭州,一直住在孕妇家中居家隔离,其自述在湖北未接触确诊患者)。当晚值班三唤医生为产三科主任罗琼主任,在各路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着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紧急时刻,面对这个“特殊”孕妇,大家都充满着未知与担忧,当晚,从孕妇到达医院急诊科问诊再入住到产房,从抽血化验的检验科,再到B超室,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各科的医护都兢兢业业地向罗琼主任汇报着这个孕妇的病情发展,生命体征,检验报告,事无巨细……罗琼主任当晚接到的汇报电话不下10起,显然,大家都非常重视着这个特殊的孕妇。在大家都对这个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还没有那么完整的时候,罗琼主任考虑了孕妇既是疤痕子宫,并且孕妇虽然当前无感染症状,但是否在病毒潜伏期,甚至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存在母婴垂直传播的可能性而需要尽早终止妊娠,等等等等这些重要的因素权衡下,最终于1月28日,在罗琼主任的主刀下行剖宫产,手术经过都非常顺利,术后入住产三科,母婴同室。
但产三医护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考验。根据流行病的隔离措施,大家都必须进行标准预防。面对着有着这样一个流行病学史的产妇,与不知她与她陪床家属是否在潜伏期的担忧,必须要给她单间隔离单人护理,才能给全科室妇儿和医护有一个基本的保障。此时是1月28日,大年初四,春节假期间,科室的医护排班都十分紧张,有些在省外的休假同事要坐长达三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往返。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人员本就不充足的情况下,防护装备又十分稀缺,护理产妇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护士长只能在产三科科室群里发起求助,有谁愿意自告奋勇来护理这名产妇……
“护士长,我愿意护理这名产妇,我马上买票返杭,回科室上班……”
“阿长,虽然我只有6年工作经验,但我愿意去帮助这名产妇,还有,如果医院有机会支援武汉,我也想报名……”
“领导,我报名护理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虽然还没跟爸妈说,但我想为科室贡献一份力量……”
众人抱薪火焰高,群里的呼应前赴后继,真遇到困难的时候,产三科青年文明号的精神展现地淋漓尽致!许多平时看似黯淡寡言的新同事,心系家庭的高年资,都抛开了小我,纷纷报名参与护理。十二小时一班的班制,护士长最终只选择了其中的两名护士。护士长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既要护理好母婴,又要保护好医护,接触人数越少越好。既要统筹大局,又要关注细节,护理质量精益求精。不管是隔离病房内的护理工作,还是隔离病房外的传送物资,大家都相互协作,有条不紊。关键时刻,没有一个人退缩!
1月29日,术后一天,产妇开始发烧,术后体温37.8摄氏度。当时防护资源十分稀缺,全副武装容易造成护理上的不便与产妇和家属的心理负担。且产妇除了发烧,并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血小板与淋巴细胞也并无异常,不满足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表现。所以科室决定,只穿一般隔离衣,戴着普通外科口罩进行护理。产妇说,你们让我没有距离感。
1月31日,在评估了各项指标正常后,产妇出院。建议返家后居家隔离,直至安全渡过潜伏期。
2月3日,产妇向科室发送了社区的解除医学观察证明:经过14天的医学观察,符合国家卫健委解除医学观察标准。至此,在原地医学观察了8天的2民护理人员终于安心下来,走出了那个特殊的病房。
此前,产三科陆陆续续接收着需要医学观察的孕产妇,按医院制定的规章制度谨慎地执行各项工作。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浙ICP备05080900号-1
Copyright © 2016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